什么是再质押(Restaking)?2025年值得关注的八大再质押项目介绍
目录
- 什么是Restaking,它是如何运作的?
- Restaking 为何在2025 年如此重要?
- 2025 年值得关注的八大再质押加密项目
- 1. EigenLayer (EIGEN) – 以太坊再质押协议
- 2. Solayer (LAYER) – Solana 再质押协议
- 3. Kernel DAO (KERNEL) – 支援ETH、BNB 和BTC 的再质押协议
- 4. Ether.fi (ETHFI) – 支援ETH、BTC 和稳定币的再质押协议
- 5. Symbiotic – 支援ERC-20 代币的再质押专案
- 6. Renzo Protocol (REZ) – 针对ETH 和SOL 的再质押项目
- 7. Puffer Finance (PUFFER) – 针对以太坊的再质押项目
- 8. Swell (SWELL) – 针对以太坊的再质押协议和再质押链
- 荣誉提名:同时提供质押和再质押的平台
- 使用再质押(Restaking)项目前的风险与考量
- 总结
到2025年8月,defi中的锁定总价值(tvl)已攀升至1560亿美元,创下三年来的新高。这一复苏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btc、eth和bnb等加密货币金库的兴起,基金和企业不仅仅是简单地持有资产,还希望产生持续的链上收益。稳定币和eth正被积极部署到借贷市场、质押池和其他协议中,这表明defi 正在成为机构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流动性质押在促成这场转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它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同时降低了参与质押的门槛,为资本在DeFi 中流动创造了新的途径。在此基础上,Restaking(再质押)在2025 年作为一个重要的扩展而出现。透过允许质押资产为额外的协议提供安全保障,它将产生收益与更强大的共享安全模式相结合,进一步将DeFi 整合到更广泛的金融版图中。
什么是Restaking,它是如何运作的?
Restaking 运作方式| 来源:CoinGecko
Restaking 是2025 年DeFi 中最受关注的创新之一。它的核心是一种透过允许质押的加密资产被重复用于多个目的来提高其效率的方法。传统上,当像ETH 这样的代币被质押时,它们会为底层区块链提供安全保障并产生奖励,但其功用仅止于此。 Restaking 改变了这种模式,让相同的资产也能为额外的协议和中间件提供安全保障,为产生收益和网路安全创造了新的机会。
这个概念与流动性质押的兴起密切相关,后者首先让质押者保持灵活性,并在赚取质押奖励的同时继续在DeFi 中使用其资产。 Restaking 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参与者不再是质押一次就结束,而是可以选择参与Restaking,将其资产的安全性和价值扩展到生态系统的多个层面。这使得Restaking 不仅仅是一个收益机会,也是扩展去中心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Restaking 主要有两种类型:
• 原生再质押(Native Restaking):原生再质押由验证者直接进行。那些已经为底层区块链提供安全保障的质押者可以「选择加入」,将其质押资产扩展到额外的协议。在以太坊上,这需要运行一个至少有32 ETH 的验证者,这使得它主要面向节点营运商和机构。由于没有创建新的代币,原生再质押降低了一些风险,但对散户用户来说可及性较低。
• 流动性再质押(Liquid Restaking):流动性再质押使这一过程对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更具可及性。它透过接受流动性质押代币(LST)并发行代表用户头寸的流动性再质押代币(LRT)来运作。这些代币可以被交易、用作抵押品,或在DeFi 中部署,同时仍然赚取奖励。其优势在于可及性和流动性,尽管它引入了额外的智能合约层和潜在风险,例如代币脱钩。
原生和流动性再质押共同形成了一个双重模式。原生再质押为专业验证者提供了一种扩展其质押功用的方式,而流动性再质押则为日常的DeFi 参与者提供了同样的机会。
Restaking 为何在2025 年如此重要?
流动性再质押TVL 在2025 年8 月达到300 亿美元| 来源:DefiLlama
Restaking 已成为今年DeFi 中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强劲的市场增长、更清晰的监管和不断扩展的用例正在推动其在散户和机构参与者中的采用。
• 400 亿美元的市场潜力:Cointelegraph 研究报告估计,整个Restaking 市场代表着一个400 亿美元的机会,因为它允许质押资产同时为多个协议提供安全保障。其中,单是以太坊上的流动性再质押TVL 在2025 年8 月就达到了300 亿美元,这表明即使在早期阶段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吸引力。
• 监管支持的机构采用: 2025 年的GENIUS 法案和SEC 对流动性质押的认可降低了合规门槛,为基金、托管人和交易所参与Restaking 打开了大门。机构正在开始将其作为其更广泛的DeFi 收益策略的一部分。
• 跨链扩展:再质押正超越以太坊,新的框架使得多个区块链上的资产能够为共享安全性做出贡献。这一演变将再质押定位为跨L1、L2和模组化网路的通用协调层。
• 宏观收益环境:传统收益持续低迷,而以太坊平均约4.5% 的年化质押收入,加上再质押奖励,为寻求可持续链上回报的投资者提供了具吸引力的选择。
简而言之,2025 年是再质押从一个小众DeFi 创新,转变为区块链安全和收益生成基础层的关键一年。
2025 年值得关注的八大再质押加密项目
2025 年,再质押的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25 年8 月,市场估计达400 亿美元,其中以太坊上的流动再质押TVL 达300 亿美元。各协议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从验证者层级的参与到普通DeFi 用户可存取的流动再质押代币。
以下是今年引领该领域的八个项目:
1. EigenLayer (EIGEN) – 以太坊再质押协议
资料来源:EigenLayer
项目类型:以太坊原生再质押基础设施协议
EigenLayer已成为再质押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其TVL 飙升至超过150 亿美元,使其成为总锁定价值第三大的DeFi 项目。该协议正为2025 年准备重大升级,包括Rewards v2 和引入Slashing 功能,这将使其在不断演变的再质押格局中保持主导地位。
该协议透过建立一个市场来运作,区块链网路无需从头建立自己的安全基础设施,而是可以利用以太坊现有的安全基础设施。这种共享安全模式吸引了数十个项目,包括资料可用性层、预言机网路和桥接协议。 EigenLayer 的方法已证明非常成功,并催生了整个产业的竞争性再质押协议,试图复制其模式。
2. Solayer (LAYER) – Solana 再质押协议
项目类型: Solana 上的硬体加速再质押与扩展协议
Solayer已成为Solana上领先的再质押协议,在主网上线前成功筹集了1.55 亿美元的存款,并在初始阶段于45 分钟内达到了早期存款上限。该协议已公布了其2025 年的宏大路线图,引入了革命性的Solayer InfiniSVM,这是一个硬体加速的SVM 区块链,承诺透过无限可扩展的多执行丛集架构实现100 Gbps 的效能。
该协议透过专注于硬体加速和高效能运算来实现差异化,承诺透过其InfiniSVM 技术实现每秒1,000,000 次以上的交易。 Solayer 还已获得策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完成了多轮融资,使其成为以太坊再质押解决方案的有力竞争者。该团队成员包括来自大型科技公司的前工程师,他们在分散式系统和区块链可扩展性方面拥有专业知识。
3. Kernel DAO (KERNEL) – 支援ETH、BNB 和BTC 的再质押协议
项目类型:支援ETH、BNB 和BTC 的多链再质押协议,涵盖超过10 个网路
Kernel DAO(原名Kelp DAO)已迅速崛起为最大的流动性再质押平台之一,TVL 超过20 亿美元,并在推出后的前15 天内,透过其协议成功吸纳了超过10% 的EigenLayer 总存款。该协定于2024 年底更名为Kernel DAO,此举代表一项策略性演变,旨在扩展其原有的以太坊专注领域,将其多链再质押能力扩展至超过10 个Layer-2 和120 多个DeFi 整合。
Kernel DAO 的rsETH 代币是一种流动性再质押代币,可让使用者透过将stETH或rETH等流动性质押代币转换为rsETH,以实现质押收益最大化,并同时获得以太坊质押和EigenLayer 服务的奖励。该协定已达成诸多显著里程碑,包括30 万个独立地址,并首创「收益金库」(Gain Vaults)以实现自动化收益最佳化,以及「Kernel 积分」(Kernel Points)为原先缺乏流动性的EigenLayer 积分带来流动性。透过更名为Kernel 并扩展至BNB Chain和其他网路,该协定正将自己定位为资本高效多链再质押基础设施的领导者。
4. Ether.fi (ETHFI) – 支援ETH、BTC 和稳定币的再质押协议
项目类型:以太坊上的原生流动性再质押和DeFi 银行协议
Ether.fi以其TVL 成为最大的流动性再质押协议,总锁定价值超过28 亿美元,涵盖多种资产。该协议已成功转型为DeFi 新型银行,在美国推出Visa 支付卡,并在2025 年上半年实现6,790 万美元的净收入,证明其已超越传统再质押服务。
Ether.fi 透过其针对以太坊的eETH 和weETH代币开创了原生再质押,并扩展到比特币,推出eBTC,现在更提供稳定币再质押功能以优化收益。该协议可让使用者自动赚取ETH 质押和再质押奖励,无需额外操作或锁定期间,而eBTC 则透过比特币质押(透过Babylon)和再质押(透过EigenLayer、Symbiotic 和Karak)提供双重收益。凭借对LBTC 和WBTC 存款的支援、稳定币金库以及与400 多个DeFi 协议的整合,Ether.fi 已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全面的多资产金融平台。
5. Symbiotic – 支援ERC-20 代币的再质押专案
项目类型:以太坊上的无需许可多资产再质押协议
Symbiotic 作为首个在生产环境中上线的完全无需许可的再质押协议,正式在以太坊主网上发布,标志着其在经历两年开发和五次独立审计后的重要里程碑。该协议已从知名投资者Paradigm 和cyber.Fund 处成功筹集580 万美元资金,显示其创新的去中心化再质押基础设施方法获得强大的机构支持。
与其他再质押协议不同,Symbiotic 支持任何ERC-20 代币作为抵押品,并具备完全可配置的惩罚和奖励机制,为用户和协议提供前所未有的灵活性。该协议的模组化设计和无需许可的特性使其能够支持多样化的使用案例和资产类型,目前已有近50 个网络、78 个运营商和55 个金库与其整合。 Symbiotic 专注于不可变性、去中心化和全面的惩罚实施,代表着再质押基础设施的下一个演进,为不同的安全和经济模型提供前所未有的客制化能力。
6. Renzo Protocol (REZ) – 针对ETH 和SOL 的再质押项目
项目类型:以太坊上的多链流动性再质押代币管理器
Renzo Protocol已在EigenLayer 生态系统中确立了其领先的流动性再质押代币(LRT)管理器地位,总锁定价值(TVL)达33 亿美元。尽管在2024 年4 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脱钩事件,但Renzo 仍维持其作为第二大流动性再质押协议的地位,展现其韧性及其风险管理策略持续获得市场信心。
Renzo 的ezETH 代币是一种奖励型流动性再质押代币,可自动将质押和再质押奖励进行复合,并在多个区块链网络上广泛整合DeFi。该协议为用户抽象化再质押的复杂性,同时透过策略性委托和风险管理来维持高收益。 Renzo 的多链方法和对用户体验的关注,使其成为再质押新手和寻求最佳化收益策略的资深DeFi 用户的吸引力选择。
7. Puffer Finance (PUFFER) – 针对以太坊的再质押项目
项目类型:以太坊上的反惩罚再质押和基础设施协议
Puffer Finance已确立其在以太坊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创新者地位,迅速达成8.32 亿美元TVL,并获得包括Brevan Howard Digital 和Electric Capital 在内的知名投资者策略性支持。该协议最近启动了用于即将空投的CARROT 代币活动,并已将业务扩展到流动性再质押之外,开发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UniFi 汇总技术和EigenLayer 上的预确认AVS。
该协议的创立旨在使验证者存取权限民主化,并实施了独特的无需许可验证者模型,允许家庭质押者在无需典型32 ETH 要求的情况下参与。 Puffer 的反惩罚技术利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自动化风险管理,保护用户免受历史上阻碍参与的验证者惩罚。该平台还因其学术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对改进以太坊权益证明共识机制的贡献而受到关注。
8. Swell (SWELL) – 针对以太坊的再质押协议和再质押链
项目类型:附带专属再质押Layer 2 链的流动性再质押协议
Swell Network已成为最大的以太坊再质押协议之一,其产品总锁定价值(TVL)超过18 亿美元,用户数量超过167,000 名。该协议同时运营传统的再质押服务和Swellchain,后者是首个由再质押提供动力的Layer 2 网络,代表着专为流动性再质押操作设计的全新区块链基础设施类别。
该协定采用独特的「再质押证明(Proof of Restake)」共识机制,创造了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透过增加参与度来强化网路安全并产生更高的收益。 Swellchain 已与Euler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出以游戏为中心的应用程式和一键式杠杆再质押功能。该专案代表了AltLayer「再质押Rollup」框架的首次成功实施,为未来以再质押为中心的区块链提供了概念证明。
荣誉提名:同时提供质押和再质押的平台
除了专门的再质押协议外,一些成熟的平台现在将传统质押与再质押功能相结合。这些参与者并非纯粹的再质押专案,但透过扩大跨多种策略的收益机会,它们在生态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Lido Finance (Ethereum):最大的流动性质押协议,管理着超过28% 的以太坊质押ETH。其stETH 代币广泛整合于DeFi 和再质押平台,已有数十亿美元被再质押,使Lido成为生态系的核心部分。
阅读更多:什么是Lido DAO (LDO) 流动性质押及其运作方式?
2. Pendle Finance (Ethereum):以收益代币化而闻名,Pendle允许用户交易未来收益流,并已成为杠杆再质押策略的关键枢纽。它的成长反映了再质押如何为DeFi 收益市场创造新的机会。
阅读更多:什么是Pendle Finance? V2 收益代币化与Boros 收益交易平台新手指南
3. Jito (Solana): Solana 上领先的流动性质押协议,质押的SOL 超过1,100 万个。Jito将高质押收益与MEV 奖励分享相结合,并正透过即将推出的Jito 质押/再质押计画扩展到多资产再质押。
使用再质押(Restaking)项目前的风险与考量
再质押(Restaking)虽然提供了诱人的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用户应仔细评估的风险:
• 智能合约风险:再质押增加了额外的合约层次,这会增加潜在的攻击面。漏洞或攻击可能会影响质押的资产。
• 惩罚风险:重新质押的验证者若未能达到多个协议的要求,可能会受到惩罚。这可能导致参与者蒙受损失。
•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再质押代币(LRTs)的价值可能无法始终与其基础资产保持1:1 的关系,尤其是在市场压力时期。
• 采用不确定性:再质押的发展取决于协议是否将其用于安全保障。如果需求放缓,收益机会可能会缩减。
• 监管风险:尽管监管正在逐步完善,但关于质押和再质押的框架仍在发展中,这可能会影响其长期采用。
总而言之,再质押既带来了新机会,也引入了新风险。在投入资产前,分散投资、谨慎选择平台以及理解权衡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
再质押已迅速成为2025 年DeFi 周期中一个标志性的主题。透过允许质押资产为多个协议提供安全保障,它提高了资本效率并加强了网络安全性。随着流动性再质押的总锁定价值(TVL)超过240 亿美元,以及市场机会预估达到400 亿美元,其在散户和机构玩家中的采用正在加速。
随着DeFi 的总锁定价值(TVL)在2025 年底预计将达到2000 亿美元,再质押注定将继续成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并成为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石。
到此这篇关于什么是再质押(Restaking)?2025年值得关注的八大再质押项目介绍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币圈再质押介绍内容请搜索本站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本站!
以上就是什么是再质押(Restaking)?2025年值得关注的八大再质押项目介绍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