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量化交易?避免人性弱点,币圈必懂的聪明自动理财术
目录
- 一、什么是量化交易?
- 二、量化交易的核心原理
- 三、量化交易的基本流程
- 四、常见的量化交易策略类型
- 五、量化交易的主要策略
- 六、量化交易的优势与劣势
- 优势:
- 劣势与挑战:
- 七、总结与展望
刚刚接触加密货币的朋友,或许有听过量化交易这个名词。这个东西时常跟大数据与人工智慧绑在一起,对普通人来说非常难懂。究竟量化交易是什么?有什么厉害之处呢?让我用简单易懂的词汇跟你说明吧!
这是一个关于“量化交易”的全面介绍。我会从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核心原理、流程、策略类型、优缺点以及未来挑战,力求清晰易懂
量化交易,这一术语在金融市场中愈发引人注目,它代表着一种通过精密的数学模型和复杂算法来指导交易决策的新型交易方式。量化交易是指借助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对市场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入剖析,进而自动生成交易信号,并依据这些信号自动执行买卖操作的过程。这种交易方式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预,提高了交易的精确性和效率。
一、什么是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Quantitative Trading) 也称为算法交易或量化投资,是利用现代统计学和数学方法进行大数据分析,然后用电脑程式回测过去历史数据,评估此方法具有更好的交易效率后,让电脑程式依照规则自动的进行交易。
这就是为什么量化交易时常跟程式、大数据、AI…等技术有关的原因了。
其实量化交易也不是什么新东西了,早在1970 年代就已经出现在股票市场了。大型的投资机构已经投入量化程式开发,将交易流程自动执行,渐渐成为主流了。
核心思想:将投资理念、市场规律和交易规则,通过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量化,形成具体的、可回溯测试的交易模型,再由计算机自动化地执行交易。
一个简单的比喻:
传统交易:像一位老中医,依靠“望闻问切”(经验、直觉、新闻、图表形态)来开药方。
量化交易:像一家现代化的制药公司,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双盲实验(数据分析、回测)来研发药物,并由自动化生产线(交易系统)批量生产。
那为什么要将交易行为交给电脑自动化操作呢?难不成电脑比我们还要聪明吗?布莱克认为量化交易有以下几个优势。
人为交易 | 量化交易 | |
适合对象 | 专业投资人(或老师) | 无法随时进行交易的人 |
操作方式 | 经验导向 | 历史数据回测 |
时间差异 | 人醒着才有交易 | 任何时间紧盯市场 |
交易纪律 | 容易受价格波动影响 | 仅依据程式设定参数执行 |
表1:人为交易vs. 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是利用程式语言对过去的历史资料进行回测。
既然是这样,有些朋友就会认为程式跑的就一定能赚钱。但,这是不正确的,没有任何一种策略可以通吃各种行情与货币。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没有加密货币的帐号,可以考虑申请币安交易所的帐号。它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布莱克已经有写出一篇评价文章了,可以参考以下的文章。
二、量化交易的核心原理
- 数据驱动:一切决策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数据是量化模型的“燃料”,包括价格、成交量、财务报表、宏观经济指标、甚至新闻舆情、卫星图像等另类数据。
- 模型化:将投资逻辑提炼成数学公式或算法。例如,“当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时买入”就是一个简单的模型。
- 回溯测试:将模型在历史数据上运行,模拟交易,检验其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这是量化交易最关键的一步,用于验证策略的有效性。
- 自动化执行:模型通过验证后,交易系统会7×24小时监控市场,一旦满足预设条件,立即自动下单交易。这消除了人类情绪(贪婪、恐惧)的干扰,并能捕捉转瞬即逝的机会。
三、量化交易的基本流程
一个典型的量化交易项目遵循以下闭环流程:
- 策略构思:产生一个交易想法。例如,“低波动率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有超额收益”。
- 数据获取与处理:收集所需的历史和实时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处理缺失值、异常值)、标准化等预处理工作。这是最耗时但至关重要的一步。
- 模型构建:将想法转化为数学模型(如统计学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并确定交易信号产生的规则。
- 回溯测试:在历史数据上运行模型,评估其表现(收益率、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等)。
- 优化与验证:根据回测结果调整模型参数,但要小心“过度拟合”(模型在历史数据上表现完美,但在未来失效)。通常会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来验证稳健性。
- 实盘交易:将模型部署到实盘环境,连接券商API,用真金白银进行自动化交易。
- 风险控制与监控: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设置严格的止损、仓位控制等风控措施,防止 catastrophic failure(灾难性失败)。
- 迭代与更新: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需要持续评估策略表现,并重复以上流程进行迭代优化或淘汰旧策略。
四、常见的量化交易策略类型
趋势跟踪:识别并跟随市场趋势。例如,动量策略。
均值回归:相信价格围绕其价值波动,高估时卖出,低估时买入。例如,配对交易(交易两只相关性高的股票的价格差)。
统计套利:利用大量证券之间的短期统计 mispricing(错误定价)来获利。
因子投资:基于已被学术研究证明的、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因子(如价值、质量、动量、低波动等)来构建投资组合。
高频交易:利用极快的速度和超短的时间跨度(毫秒、微秒)来进行大量交易,从微小的价差中获利。对技术和基础设施要求极高。
基于机器学习的策略:使用复杂的算法(如神经网络、强化学习)来发现数据中非线性的、深层次的模式,以预测价格走势。
五、量化交易的主要策略
(一)套利策略
套利策略是量化交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策略,它利用市场中的价格差异或不合理定价进行获利。
1. 统计套利:统计套利通过挖掘历史数据中的统计规律,寻找价格偏离正常水平的资产,并进行套利操作。如2019年某量化基金就通过统计套利策略在A股市场实现了年化收益15%的佳绩。
2. 期现套利:期现套利则利用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差异进行套利。2021年,某量化团队就通过期现套利策略在股指期货市场获利5000万元。
(二)趋势跟踪策略
趋势跟踪策略旨在捕捉市场的趋势性行情,获取价格波动的收益。
1. 均线策略:均线策略通过移动均线的交叉来判断市场的趋势,并据此进行交易。2020年,某量化基金就通过均线策略在商品期货市场实现了20%的收益。
2. 动量策略:动量策略则利用价格的动量效应进行交易,即买入上涨趋势中的资产,卖出下跌趋势中的资产。2022年,某量化团队通过动量策略在股票市场实现了年化收益12%。
(三)市场中性策略
市场中性策略通过对冲市场风险,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
1. 多空对冲:多空对冲策略通过同时买入和卖出相关资产,对冲掉市场风险,只保留特定因素带来的收益。2023年,某量化基金就通过多空对冲策略在市场波动中实现了稳定收益。
2. 因子中性:因子中性策略则通过因子分析构建中性组合,消除特定因子的影响,获取其他因子带来的收益。2021年,某量化团队就通过因子中性策略在A股市场实现了年化收益10%。
(四)高频交易策略
高频交易策略以极快的交易速度和高频次的交易为特点,获取市场中的微小价差收益。
1. 流动性提供:流动性提供策略通过不断提供买卖报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并从中获取价差收益。2022年,某高频交易团队在A股市场每日交易量达10亿元。
2. 事件驱动:事件驱动策略则利用市场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快速交易,获取事件带来的短期价格波动收益。2023年,某高频交易团队就通过事件驱动策略在新闻发布后迅速获利。
六、量化交易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优势:
- 能够被验证
- 没有人性的情绪
- 遵守交易纪律
- 24 小时全天候监控
- 能够同时管理上百种资产
我们都知道加密货币市场是一个变动快速、价格波动剧烈的投资环境。对于我们这种平日需要上班,根本没有时间看盘,想要低买高卖根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假设真的让我们买在低价,过了几天获利了,我相信多数的人还是会持币在手中。但加密货币市场变化万千,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好说。这时想要卖在高点也不一定会实现。
我们认为量化交易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人性的弱点,它就是按照当初设计的交易方式来操作,遵守交易纪律。
劣势与挑战:
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劣势:
- 需要会写电脑程式,门槛较高
- 参数过度最佳化
- 频繁交易会让手续费吃掉利润
- 需要较大的资金才能执行(视平台而定)
既然量化交易需要用到一些统计方式与电脑程式,那就不是任何人都能加入到这个市场内了。而且那些交易策略也不是每个都赚钱,必须要有分析数据的能力才能让思考如何改善。
而量化交易也可能调整参数过度,导致回测数据都很好看,但实际上对于未来的走势并不适合,因而发生赔钱的状况。但,参数是否最佳化本质上并不好判断。
当然现在交易所都是提供了量化策略,可以直接使用。
七、总结与展望
量化交易是现代金融科技的核心体现,它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的效率和流动性,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闪崩”)。它并非“点石成金”的魔法,而是一门严谨的、基于科学的系统工程。
对于个人而言,入门量化交易需要扎实学习Python编程、金融市场基础、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知识。市场上也有许多平台提供了简化的回测和交易工具。
未来,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量化交易将更多地与另类数据(卫星图像、社交媒体、供应链数据)结合,变得更加智能和自适应。但同时,对模型可解释性和金融稳定的监管也会日益重要。
以上就是什么是量化交易?避免人性弱点,币圈必懂的聪明自动理财术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