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ETH)交易量在冲击5000美元期间持续攀升,但市场份额遭竞争对手蚕食
以太坊正处在与新兴layer-1公链及其自身layer-2生态激烈竞争的十字路口。
随着以太坊价格逼近5000美元大关,其网络交易活动持续升温。然而,来自其他区块链平台的竞争压力正在逐步削弱其收入规模与用户注意力。
据Nansen数据显示,以太坊日均交易量已接近历史峰值水平,本周二达到约170万笔。
以太坊每日交易量逼近历史高位。来源:Nansen
相比之下,The Tie的数据显示,以太坊的Layer-2网络Arbitrum和Base分别实现了340万和860万笔的日交易量,而竞争性Layer-1链Aptos在周一处理了高达380万笔交易。
与此同时,以太坊的活跃地址数量长期维持稳定,自2018年起基本在40万至60万之间波动,仅在少数高峰期短暂突破百万。
以太坊活跃地址多年保持区间震荡。来源:Nansen
数据表明,大量用户活动正流向其他区块链平台,这些网络不仅分流了以太坊的流量,也在逐步侵蚀其市场主导地位和协议层面的收入,促使生态参与者重新评估智能合约平台的发展策略。
性能竞争加剧与激励结构挑战削弱以太坊主导地位
作为全球首个支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网络,以太坊曾长期稳坐通用型智能合约平台的头把交椅,如今却面临来自内部Layer-2生态和外部新兴公链的双重夹击。
自2022年起,以太坊主网的手续费收入显著下滑,这一趋势部分归因于2024年3月实施的Dencun升级。该升级大幅降低了Layer-2网络的数据存储成本,从而间接压低了其交易费用。
2021至2022年以来,以太坊网络费用持续走低。来源:Token Terminal
这一变化促使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成本更低的二层网络,以规避主网在高拥堵时期可能高达50美元的单笔交易费用。
与此同时,高吞吐量的新兴Layer-1区块链如Solana和Sui也正在争夺用户注意力与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剧了竞争格局,迫使以太坊基金会重新思考其扩展方案与执行策略的未来方向。
主流区块链网络日活跃用户对比。来源:The Tie
Polygon Labs首席执行官Marc Boiron近日在接受Cointelegraph采访时表示,若以太坊试图在吞吐量等性能指标上与新一代Layer-1链正面抗衡,可能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以上就是以太坊(ETH)交易量在冲击5000美元期间持续攀升,但市场份额遭竞争对手蚕食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