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ETH)将百倍超越比特币(BTC)之反驳

作者 : okex 本文共1094个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3分钟 发布时间: 2025-08-11 共2人阅读

以太坊(eth)将百倍超越比特币(btc)之反驳

对此,网友@BastienSinclair发文回应称,依据网络动力学的基本规律与当前的共识现实,ETH(以太坊)并不会“翻转”BTC。

他提出以下七点反驳:

第一,BTC是唯一无需信任的基础层。

1.1 BTC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最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且抗审查的数字货币系统。

1.2 PoW机制通过消耗真实能源建立了物理世界的连接,并施加了热力学层面的成本约束。

第二,BTC运行在约每秒1泽哈希的PoW算力上。(教链注:每秒1泽哈希ZettaHash等于每秒1000艾哈希ExaHash,约10^21 H/s)

2.1 ETH已放弃PoW,全面转向PoS;而BTC当前仍由接近1泽哈希/秒的庞大算力保护。

2.2 这种由能源支撑的安全模型难以伪造,且不依赖于任何中心化权威或政治决策。

第三,权益证明PoS本质上是人为治理。

3.1 PoS更接近一种治理结构,而非纯粹的安全协议。

3.2 持有大量ETH的地址在共识中拥有更大话语权——财富集中导致权力集中。

3.3 缺乏外部成本意味着攻击链的成本极低,从而迫使系统重新依赖信任机制。

第四,ETH多次更改规则。

4.1 2016年DAO事件后,以太坊通过硬分叉回滚交易,改变了账本历史。

4.2 2022年“大合并”彻底从PoW切换至PoS,重构了底层共识逻辑。

4.3 未来仍可能进行重大协议调整,规则灵活性高但牺牲了不可变性。

4.4 相比之下,BTC的协议设计极为保守——共识旨在维持稳定,而非持续治理。

第五,赢家通吃:网络效应已成定局。

5.1 BTC定位为数字黄金和价值存储工具,而ETH更多被视为一个可编程的技术平台。

5.2 货币类网络具备强烈的网络效应和反身性特征——最强的储值资产往往会吸纳其余的市场份额。

5.3 BTC凭借其长期存在和抗压表现,在林迪效应中已证明其持久潜力。(教链注:林迪效应——Lindy Effect——指某事物的预期寿命与其已存在时间成正比,越古老的事物越可能长期延续。)

第六,货币溢价不可分割。

6.1 BTC的价值核心在于其绝对稀缺性(2100万枚上限)以及无需第三方信任的最终结算能力。

6.2 ETH面临来自Solana、Avalanche等数十条智能合约平台链的激烈竞争。

6.3 而BTC的真正对手是全球法币体系本身,而非其他加密资产。

第七,BTC具有抗捕获性。

7.1 PoW机制通过全球分布的矿机、电力资源和硬件多样性,实现了物理层级的抗攻击能力。

7.2 PoS系统则更容易受到监管干预或被少数巨鲸控制,存在中心化捕获风险。

7.3 当选择一个货币基础层时,你会更信任分散的矿工网络,还是少数质押主导者?

以上就是以太坊(ETH)将百倍超越比特币(BTC)之反驳的详细内容


欧交易所app下载官网 » 以太坊(ETH)将百倍超越比特币(BTC)之反驳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