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犯法吗 币圈基本知识
加密货币在中国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1.明确比特币等非法定货币且无 法偿性;2.禁止金融机构开展代币业务;3.禁止非法代币发行融资(ICO);重点打击的违法行为包括:1.非法金融活动,如未经批准设立交易所、跨境外汇交易、资金传销;2.洗前犯罪,虚拟货币业务纳入反洗前监管,转移赃款可构成洗前罪;3.诈骗与非法集资,如虚假项目融资、空气币发行;个人交易处于法律灰色地带:1.持有不违法但不受法律保护;2.OTC交易可能涉非法经营或因赃款冻结银行卡;3.挖狂被列入淘汰类产业并被多地禁止;最新司法实践显示:1.2023年法院将USDT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资金”;2.2024年公安部打击利用虚拟货币的跨境;风险提示包括:1.财产损失无法追偿,如LUNA暴雷事件;2.交易盈利需申报纳税,可能适用20%财产转让所得税;结论是中国禁止加密货币相关商业行为,个人持有虽未明文禁止但面临多重风险,建议警惕卷入违法活动,监管态势持续高压且法律适用动态发展。
一、加密货币的非法定货币地位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2017年《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
明确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具备法偿性
-
禁止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开展与代币相关的业务
-
任何组织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ICO)
二、重点打击的违法行为
-
非法金融活动
-
开设加密货币交易所(需批准但实际不获批)
-
组织跨境外汇交易(涉嫌非法经营罪)
-
以加密货币为媒介的资金传销(典型案例:PlusToken案)
-
-
洗前犯罪
-
2021年央行明确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纳入反洗前监管
-
利用加密货币进行赃款转移可能构成洗前罪(刑法第191条)
-
-
诈骗与非法集资
-
虚假区块链项目融资(可能触犯集资诈骗罪)
-
空气币发行(涉嫌欺诈发行证券罪)
-
三、个人交易的法律灰色地带
-
个人持有加密货币不违法,但不受法律保护
-
OTC交易存在风险:
-
可能被认定为非法经营(营业额超30万或获利超10万)
-
收到赃款导致银行卡冻结(2022年多地开展”断卡行动”)
-
-
挖狂活动:
-
2021年发改委明确将虚拟货币”挖狂”列入淘汰类产业
-
内蒙古、新疆等地已出台地方性禁止规定
-
四、最新司法实践
-
2023年某地法院判例:将USDT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资金”
-
2024年公安部专项行动打击利用虚拟货币的跨境
五、风险提示
-
财产损失风险:2022年LUNA暴雷事件导致国内投资者巨额损失无法追偿
-
税务风险:个人交易盈利需自主申报(可能涉及20%财产转让所得税)
结论:在中国,加密货币的发行、交易中介等商业行为均属违法,个人持有虽不直接违法但面临多重法律风险。建议投资者充分认识政策红线,警惕被卷入违法犯罪活动。监管部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相关法律适用仍在动态发展中。
以上就是币圈犯法吗 币圈基本知识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