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2 不够快?Solana 和 BSC 用 TPS 碾压以太坊的秘密
很多人以为以太坊通过 Layer2 就能解决所有性能问题,但现实并非如此。本文将围绕 Solana 和 BSC 如何在 TPS(每秒交易处理量) 上碾压以太坊展开分析,深入探讨它们在速度、成本、开发者生态上的表现差异,并结合社区评价提供一个综合对比,帮助理解谁更有可能占据未来主导地位。
2025主流加密货币交易所官网注册地址推荐:
芝麻交易所OKX:
Binance币安:
Gateio芝麻开门:
火币htx:[
TPS 对比:谁的处理速度更胜一筹?
在交易速度方面,Solana 的理论 TPS 超过 65,000,而 BSC(币安智能链)在高峰时达到 2,000 左右。相比之下,即便加上 Layer2 扩展的以太坊网络,其整体 TPS 仍远远落后。
Solana 采用 Proof of History 共识机制,有效压缩验证时间;BSC 则基于 PoSA(权威验证者机制),也提升了效率。Layer2 方案如 Arbitrum 和 Optimism 虽然提升了性能,但受限于主链最终确认,仍存在延迟瓶颈。
成本对比:用户体验谁更亲民?
Solana 平均交易费用为 0.00025 美元,BSC 平均约为 0.05 美元,而以太坊主链费用常常达到数美元。即使使用 Layer2,如 zkSync 和 Base,费用也在 0.1 美元上下,对频繁交易的用户来说依旧偏高。
因此,从成本角度看,Solana 和 BSC 的用户门槛更低,适合日常交互和游戏等高频场景。
开发者生态:谁能吸引更多创新者?
以太坊依然是开发者最多的公链,拥有 完善的开发工具与社区支持。但 Solana 近年来也在生态快速扩展,其 Rust 语言虽然门槛较高,却能支持更复杂的应用。
BSC 因为兼容 EVM(以太坊虚拟机),开发迁移成本低,吸引了大量以太坊项目复制部署,生态繁荣但原创性较低。
社区观点:谁更有未来?
根据加密社区的讨论,Solana 的高速和低费用在 NFT 和 DeFi 场景中赢得一批忠实用户,但也频频遭遇网络中断问题。BSC 虽然稳定运行,但被质疑过于中心化。
而以太坊仍具备 安全性与去中心化的优势,随着 Layer2 技术持续演进,未来有可能在不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追赶性能差距。
以上就是Layer2 不够快?Solana 和 BSC 用 TPS 碾压以太坊的秘密的详细内容